1、遗传因素。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好发于某些家庭,其成员在相隔多年后相继发生本病。
2、年龄、性别与妊娠。男女儿童本病的发病率相等,但男孩瘫痪发生率高于女孩。
3、注射与创伤。曾经接受过注射或骨折、手术及其他原因所引起创伤的肢体。
4、扁桃体切除。曾在近期或远期切除扁桃体的人,患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危险性比具有扁桃体的人高8倍。
5、剧烈运动。在瘫痪前期,剧烈运动与疲劳均可增加瘫痪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
步骤阅读
方法/步骤
共1图 1 遗传因素。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好发于某些家庭,其成员在相隔多年后相继发生本病。其原因不能用家庭内传播来解释,而提示遗传因素的作用。
2 年龄、性别与妊娠。男女儿童本病的发病率相等,但男孩瘫痪发生率高于女孩。成年人本病发病率以女性为高,但瘫痪发生率则相等。妊娠期本病发病率较高,病情亦较严重,可能与妊娠期免疫受抑制有关。
3 注射与创伤。曾经接受过注射或骨折、手术及其他原因所引起创伤的肢体容易发生瘫痪培训果/搜集整理。
4 扁桃体切除。曾在近期或远期切除扁桃体的人,患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危险性比具有扁桃体的人高8倍。
5 剧烈运动。在瘫痪前期,剧烈运动与疲劳均可增加瘫痪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