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tp3定位方法,即istp3金字塔,是在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的stp方法基础上,改进提出的一种新的定位方法,它由两个三层次金字塔(stp3金字塔和p3金字塔)以及贯穿两个金字塔的中心线——产业链市场(i)组成。istp3方法相比传统stp方法的改进主要有两点:一是贯穿两个金字塔的中心线——产业链市场,即对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定和市场定位,都必须区分企业的产品是属于产业链市场的上、中、下游的哪一环节来进行;二是定位阶段通过“p3”金字塔分三步进行,即通过“满足购买、满足功能、享受体验”来分层次定位。
企业运用istp3定位金字塔进行定位的程序和方法如下:
(一)将产业链市场分析引入istp3定位金字塔并贯穿始终。进行每阶段定位时,需要首先进行产业链市场分析。
(二)定位第一层(进行市场细分)。在明确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以及成功的关键要素后,从客户需求、消费反应特征等方面分析并细分客户市场。
(三)定位第二层(选定目标市场)。根据产业链市场的客户需求特征不同,对产业链市场进行取舍,努力将产品和业务向高附加价值的环节靠近,然后再评估和选择这一业务环节上的目标顾客。
(四)定位第三层(以p3定位金字塔进行定位)。p3定位金字塔包含三个层次,分别是满足购买(基层定位)、满足功能(中层定位)与享受体验(高层定位)。其中:
基层定位:满足购买需要。即当客户想购买某类产品时,知道去哪里买得到。当市场要满足需求的产品较少时,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垄断特性,从“最”、“新”等方面出发对产品进行定位。但当同类产品增多、竞争激烈时,则必须从基层定位向中层定位升级。
中层定位:满足功能需要。即客户购买产品后,将能满足一定的功能需求。中层定位追求的是通过强化自己产品具有其他产品不具备的独特功能而形成差异化优势。但当产品功能被模仿的,需要再向高层定位升级。
高层定位:享受体验需要。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享受与体验是人类终极的生存目标,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推动力。产品最高层定位就是为购买本企业产品的消费者创造精神享受,让他们“体验”一些原来不曾“体验”的东西。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时,产品如果准确地实现了占据消费者“享受体验”的心智(定位)并不断强化,那么,其差异化优势将是持续和难以替代的。
(五)p3定位金字塔运用要则
一是定位过程通常根据市场发展成熟情况从基层向高层不断提升。市场初期,产品需求大于供给、竞争少, 企业通过基层定位即可能高性价比的占领市场。当市场向成熟发展时,企业想在增大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将定位提升到中层定位。随着市场结构趋向完全竞争, 产品同质化严重, 此时的定位就应该提升至最高的享受体验层。
二是产业链市场离终端消费者越近,越要求进行高层定位。通常情况,产业链上游市场使用基层定位即可满足要求,中游市场则需要提升到满足功能层面,下游市场,必须依靠高层的定位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
三是在消费品市场,心理距离决定定位层次的高低。在终端消费品市场, 购买者消费产品时, 享受体验的心理距离越近, 产品定位越趋向于情感诉求和体验, 即高层次定位。
四是定位程序可恃机越层。使用p3定位金字塔进行定位时,并不总是完全依照从基层至高层的顺序逐层定位,企业可根据市场发展情况直接从基层定位越层至高层定位。现实中,恃机越层定位有时效果更好。
企业战略定位常见问题:
1、企业发展的主线不明晰,存在着跟着感觉走的现象;
2、企业的业务组合缺乏科学依据;
3、对企业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是模糊的;
4、企业出在一段时间表现出很强的市场冲力后走到衰落;
5、缺乏长远发展规划,没有清晰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
6、战略决策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
7、领导兢兢业业,员工任劳任怨,但是企业就是停滞不前;
8、内部对企业发展方向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领导忙于协调上上下下的矛盾和冲突;
9、企业内部被短期利益左右。